北京最隐藏的旅游景点是,北京最隐藏的旅游景点是哪里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最隐藏的旅游景点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北京最隐藏的旅游景点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一期间可以去北京旅游吗?有疫情限制没有?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虽然现在看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所以行业都在复兴阶段,但如果没有刚需的话还是别瞎跑比较好。同时北京虽然已经解封可以旅游,但许多景点都是预约制,要提前预约,尤其是博物馆基本上都是预约形式。还是建议忍忍,至少等明年再考虑出行,虽然对旅游业影响比较大,但如果疫情再次反复的话,对所有行业都会有影响。
感谢邀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不再次发生本地传播的疫情,而且确保您所在的地方不是中高风险区,同时14天之内没有到过中高风险区,那么十一黄金周期间是可以到北京旅游的。
7月20日,北京市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级调降至三级之后,就已经全面恢复开放跨省旅游,市内绝大多数景点景区也陆续恢复正常开放,但是对景区客流量有一定的限制(不超过景区最大容量的30%~50%),只有极少数景区因为施工、生态修复等原因持续关闭。
但是目前全国各地人员进京是有特殊疫情防控要求的,进京前14天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会受到限制,所以进京前最好先通过大数据行程码和国务院客户端查询自己的行程记录和健康码,只要行程码和健康码均是绿码,就可以顺利进京旅游。
定陵的地宫入口当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地宫口的确定,是皇陵发掘过程中的第一道坎。1955年,在三位历史学家和作家的不懈努力下,明十三陵的发掘工作得到批准。明成祖的长陵被定为发掘对象,但当时的考古队勘探了一年多硬是没找到地宫入口。
于是,发掘委员会只好无奈的放弃长陵的发掘,决定找一个容易下手的明皇陵先试挖掘一下。本来考古队已将目标转向明仁宗的献陵,但当时有队员偶尔发现万历定陵的围墙有塌陷,可能是地宫入口,于是定陵发掘被确定。
我们都知道,找到地宫入口只是皇陵发掘的第一步,而成功的找到地宫大门,才算是发掘有了突破性进展。看似定陵规模较小且已露出地宫入口,然而对它的发掘却是耗费了极大功夫的,从地宫口到地宫门耗时一年有余。
1956年5月17日,定陵的发掘工作开始。定陵的地貌大致呈圆型,一圈建有围墙,也就是陵墓宝城,围墙的穹顶称为宝顶。定陵当时围墙塌陷处正好是地宫的入口,考古队在探沟中用绳子作出标志,开始仔细的用框出土。
下探工作持续两小时后,围墙内侧砌的石条露了出来,有民工发现其中一块石条上面有字便喊了一声,大家都围拢过来,看见石条上露出雕刻的字迹:“隧道门”。当时吴晗和夏鼐认为这里就是定陵的地宫入口。
下挖工作进行了十多天后,在探沟挖到离地面四米左右时,发现了探沟两侧有城砖砌成的砖墙。两墙的间距为八米,就像一个弧形的胡同由南向北呈弯曲状。这个砖墙构成的通道就是史料上记载的皇陵的第一条砖隧道。
通常皇帝下葬时的棺椁由此进入地宫,当时的“隧道门”三字正对着砖隧道的中心。随后在刻字石条的下面,出现了用城砖起券的大门。而大门之外正好处在野外,为了保障陵墓的安全,考古人员没有将此门打通。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朱翊钧就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皇帝,定陵建设耗资白银八百万两,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历时六年完工。
相对于清代皇陵几乎被盗掘一空的情况相比,明皇陵除了万历的定陵被考古挖掘之外其他皇陵保存的都比较完好,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明皇陵地宫的防盗水平较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明皇陵地宫非常深,比如已经挖掘的定陵地宫就处于地下27米处,而且墓道蜿蜒曲折入口隐秘难寻。
定陵地宫的入口也是在偶然情况下发现的。
1956年,在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和历史研究所所长郭沫若的建议下展开了对明朝皇陵的考古挖掘工作,一开始锁定的目标并不是万历皇帝的定陵,而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可是受制于当时技术条件,长岭挖掘最终搁浅转而开始对定陵进行挖掘。
前面已经说了,明皇陵地宫位置深,入口难以寻找,这些问题在定陵挖掘时都遇到了,考古队在定陵周围挖了多条深达二十多米的深沟,都无法找到地宫入口,考古队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实质性进展,就在挖掘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在一条深沟的角落中出现了一块引路石,上面写道“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金刚墙一般是地宫最坚固的防护,也是地下宫殿真正的入口,这块引路石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再往前挖16尺、往深挖3丈5尺,就可以挖到金刚墙。而神秘的地宫就在金刚墙的后面。
随着地宫被打开下葬已经三百多年的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以及大量随葬品重见天日,但是由于当时文物保存技术落后再加上政治环境影响,这些珍贵的文物很多被损毁,包括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体也被付之一炬。
一般来说,帝王陵寝的入口都是十分隐秘的,当皇帝的灵柩被葬入地宫后,最后一位封陵的工匠就会用特制的工具“拐钉钥匙”,启动地宫巨大石门后的“自来石”,将地宫永久封闭。
为了让死后的帝王不被打扰,地宫的入口处一般都会被修建得十分牢固。除了用砖石垒砌外,有的还会用铁水浇筑。当然了,地宫入口的隐秘性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十分考验建陵者的智慧。要么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地方,要么是外表伪装得十分逼真之处。
因此,要找到帝王陵寝的入口,除非有知情人的指点,否则是相当困难的。
当初军阀孙殿英盗挖清东陵时,为了找到慈禧地宫的准确入口,也是一边搜寻坊间传闻的图纸,一边派人四处寻找守陵人和建陵工匠。终于让他找到了一名知情人,从而找到了慈禧陵寝的地宫入口,它居然就位于众目睽睽的明楼旁侧琉璃照壁下面。
(明十三陵—定陵)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对“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进行发掘,经过漫长的一年时间,才找到定陵地宫的入口。
那么,如此隐秘的定陵入口,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其中又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故事呢?
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及两位皇后的合葬墓,始建于万历十二年,于万历十八年竣工,费时达6年之久,共耗费白银800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赋税总收入。
整个定陵的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气派堂皇,宝城、明楼、棱恩殿、碑亭等一应俱全。不过,在其建成的几百年间,曾遭遇三次大火,地面建筑损坏严重,到发掘时仅存宝城和明楼。
实际上,当初考古专家们并未将定陵作为发掘的对象,他们选定的是朱棣的长陵。但由于专家们在长陵找不到地宫入口的一丝线索,只好将目光转向了朱高炽的献陵。但忙碌了半个月后,还是对其入口一无所获,专家们不得不再次变更发掘对象,锁定了定陵。
1956年5月,在文化名人郭沫若、吴晗等人的主导下,对明皇陵进行发掘,结果造成了我国考古界的一场重大悲剧。
考古队到达十三陵后,先在周边村子招募了一些力工。然后大家经过讨论,决定先发掘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据说是郭老对失传已久的《永乐大典》非常上心。
不过由于考古队经验、技术不足,发掘了几个月都没找到长陵地宫的入口。不得已考古队就去发掘其他的陵墓。
不过转到其他皇陵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考古队就想了一个办法,挑选几个胆大、识几个字的村民,去各个陵墓拓字,看看从文字记载中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还别说还真有发现,几天后有个叫孙宪宝的小伙子定陵找到了“隧道门”三个字。接着考古队决定发掘万历皇帝的定陵。
当力工们在定陵宝顶挖掘时,又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这金刚墙就是指地宫大门。
考古队欣喜若狂,让力工们抓紧干,不久就发掘到一个梯形的金刚墙。金刚墙是由砖石堆砌而成,不过并不结实,砖石很松动。
当力工拿下几块砖时,突然从地宫里冒出一阵阵的黑烟,还不时传出一股异味。
这是什么情况?考古队也没有这方面经验,大家都担心会不会有传说中机关或毒气,于是都不敢进去。
但到手的机会肯定不能放弃,此时有人提议用狗去测试一下,狗是抓来了,不过还没进地宫门就跑了,接着力工又去村里抓了一只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最隐藏的旅游景点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最隐藏的旅游景点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ayu880.com/post/11165.html发布于 03-12